琅琊新闻网11月12日讯 近日,临报融媒记者深入我市各县区,针对市场中夸大虚假宣传、专门诱导中老年人过度消费问题进行了调查报道。采访中记者发现,个别县区中主要是一些销售保健品(器材)的不法商家,通过免费体验、派送礼品、夸大功效等方式设置陷阱、诱导中老年人非理性消费。老年人如何提高警惕避免被“套路”,相关职能部门如何有针对性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对中老年朋友又有哪些安全消费、理性消费提示和维权指导?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我市市场监管、消协等部门单位进行了采访。
“去年10月份,我们接到市民举报:有人在县城一酒店中涉嫌虚假宣传净水机功效,并专门向老年人售卖。一台成本几百元的普通净水机通过虚构保健功能、夸大净化效果,最终竟卖到近5000元,诱导多位老年人购买。”12日,临沭县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以来,他们接到多起针对老年人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的投诉,其中以夸大保健食品、保健器材功效为主,许多老年人花费数千甚至上万元购买了一些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或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保健产品。
记者通过采访我市多个县区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保健品、保健养生器材已成为不法商家夸大虚假宣传、诱导老年人消费的“主打产品”。“在这些保健品、保健养生器材宣传活动中,不法商家往往以免费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形式进行诱导,然后夸大介绍产品功能、功效,让老年消费者相信保健品可替代药品,保健养生器械能治疗老年慢性病。”罗庄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法商家还抓住部分老年人心理打“亲情牌”,通过多次免费体验、领取礼品等方式,让老年人逐步放松警惕最终“心甘情愿”购买所谓保健产品。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持续加大针对老年人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行为的打击力度,但在执法过程中时有遇到现场取证难、老年消费者不配合以及不法商家宣传售卖产品地点、形式隐蔽等问题,给及时查处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带来一定难度。
记者了解到,为加大打击虚假宣传力度,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权益,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创新监管模式,突出重点对症下药。“我们利用网格化管理,将打击针对老年人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的触角伸到社区、农村,同时对全县大型会议场所采取销售会议备案制度,对举行会议的内容、销售产品及销售产品模式等进行报备,预防夸大虚假宣传行为。”在治理不法商家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工作中,临沭县市场监管局创新工作模式,关口前置以预防为主,有效防止了老年人被诱导消费。罗庄区市场监管部门以打击利用传销形式销售保健食品及以销售保健食品养老、养生项目为名的虚假宣传行为为重点,加大对餐饮服务场所、养老机构、社区等公共场所,以及专卖店、培训机构、网络平台等可能用于保健食品非法销售的区域的全面检查,对擅自为保健食品营销行为、组织或人员提供场所,导致市民遭受人身健康、财产损失的,依法追究连带责任。
“平均每年我们都会发布6期以上的消费提示,特别是每到消费旺季,我们都会及时发布消费提示、典型案例,一来加强对老年人的消费提示,让他们清楚各种消费陷阱,二来也提醒做子女的更多关注、指导家中老人理性消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欠缺、辨别能力不强等问题,下一步,将通过下沉力量加大日常排查,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以及针对老年人心理特点创新宣传方式方法、优化维权机制等,在不断净化规范老年人消费市场秩序的同时,切实维护每一位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临报融媒记者 大成 丽丽
来源:琅琊新闻网 编辑: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