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出示《健康通行卡》、《单位复工证明》,测量体温后再进入小区。”3月2日,正在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角沂社区防疫卡口值班的两委成员王建,对刚从外省回来的瞿先生一家说。但其家人不顾劝说,只是简单测量了体温就径自走进了社区。王建带领网格员紧随其后,边走边跟瞿先生及家人普及疫情防控严峻的形势,以及社区对省外返回人员的要求。当时王建虽然心急如焚,但是全程语气温和,态度却坚定有力。在他的耐心劝说下,瞿某某一家终于同意居家隔离14天。
这是王建特有的工作方式:有耐心,态度温和,却很有说服力。这些都源自他多年在社区工作经验积累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每当看到小区楼下出来晒太阳的老人,他也总是耐心劝说,给他们讲解疫情防控知识,看见没戴口罩的,就从口袋里取出准备好的口罩,让老人戴上。
“老人家不能上网,有的还不识字,不了解那么多疫情防控信息,咱也得理解。”王建知道劝说老人回家只能“滴水穿石”,不能急于求成。
在他和社区网格员的耐心引导下,社区出来扎堆聚集的老人越来越少,“以前没把疫情防控当回事,现在大家出门都戴口罩,自己不戴就觉得比别人矮半截。”社区80岁的老人王大爷半开玩笑地说。
虽然目前疫情防控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复工企业的增多,外地务工返回人员的增加,社区防控工作又面临着新的考验。“面对当前形势,我们不能马虎懈怠,更不敢掉以轻心,既要打好疫情防控战,又要打好复工保卫战,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王建坚定地说。
他忘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伊始,是怎么带领网格员在社区挨家挨户地排查、宣传,早晨7点出门,夜里12点多才回家;24小时防疫卡口的轮流执勤,他一次都没少;多少次,他顶风冒雪带领网格员在大街小巷中穿梭,一天两次为居家隔离的住户测体温,为他们买菜、买饭、充煤气;那些冷风中吃过的泡面和不理解群众的冷言冷语还历历在目……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我们不能刚刚看到春的曙光,就遗忘了冬的严寒。
“等疫情过去了,就回家好好陪陪老人和孩子。”这是王建眼下最大的心愿。母亲身体不适,已经住院十多天了,都是年迈的父亲独自在医院照顾,王建只能在工作间隙过去看一眼,就匆匆离去。作为儿子,他愧疚不已,却无能为力。母亲说:“你要安心工作,不用担心我,没有大家庭的安全,哪有我们小家庭的温暖。”母亲的话鼓舞着他,也感染着他。
走过严寒,我们期待春日的温暖,也渴盼夏日的葱茏,更希望战“疫”早日结束,让这些日夜奋战的“战士们”能安心,回家,团圆。
临报融媒记者朱剑锋 通讯员王铁军
来源:琅琊新闻网 原创 编辑: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