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西朱家庄村群众致富难、集体增收难。在“当家人”刘文玲的带领下,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发展,西朱家庄村成为了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明星村”。刘文玲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三八红旗手、省科技致富女能手、省创先争优齐鲁先锋人物、省劳动模范等40多项荣誉称号。
1998年,刘文玲被推选为沂水县沂城街道西朱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子里全是泥泞土路。于是,她一边向上争取资金,一边号召村干部和党员出义务工。她和党员干部一起抡大锤、搬石头、和水泥,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争相投工投劳。不到两个月,村里“三纵一横”近1万平方米的硬化路竣工。而她由于劳累变黑变瘦,得到了“黑脸书记”的绰号。
党风正,民风正;民风正,事业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她时刻以身作则。有一次,一个亲戚找到她,想为自家批一块宅基地。因为不符合条件,被她拒绝。就因为这件事,这个亲戚到现在还不给她好脸色。社区在执行好“一审三评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上,狠抓精神文明建设,连续多年举办“好婆婆”“好媳妇”“美在农家明星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培育了文明和谐友爱的社会风气。
为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刘文玲和“两委”班子在村里规划建设了长毛兔养殖小区,为村民提供集中养殖场所,成立养兔专业合作社,实行养、供、防、销一条龙服务。当年,该村养兔收入就达到了20多万元。
为了增加集体收入,她充分发挥社区土地多、劳动力多、靠城近的优势,招引22个项目落户,其中过亿元的就有3个,每年增加集体收入90多万元。先后投资32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40亩的沂水县文诚农贸市场、文诚果品批发市场和沂水大集,并配套成立了运营公司。目前,市场年交易额超过3.5亿元,利税达500万元,每年为集体经济创收近500万元。
刘文玲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看作奋斗目标,投资500万元建成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功能齐全的便民服务大厅;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9幢适龄青年楼,安置适龄青年及住房困难户160户;投资200多万元,对社区进行全方位硬化、绿化、亮化和净化,建设垃圾中转站,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2011年,村里成立大病救助基金,专门帮助经过各种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承担医疗费用超过5万元的村民。一位得到救助的老人说:“村里的大病救助真是帮了俺大忙了,要不这个家早就被拖垮了。逢年过节,村里还发米、面、油,足够吃大半年;月月还领钱,真是吃穿不愁。”为提倡厚养薄葬,社区还一次性补贴丧事简办家庭3600元。这一件件实事,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作为省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刘文玲不仅把人民的心声带给了党、带给了政府,更把党的声音、政府的关怀传播到了基层。每次参加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她都会马不停蹄走进机关、社区,走到企业、村居宣讲会议精神。
“我要把宣讲工作融入我的血液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她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沂蒙精神,加快推进棚户区住房改善,不断放大商贸市场优势,做强市场产业集群,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西朱家庄社区建设成现代化新型市场专业村,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奋进的进取意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来源:琅琊新闻网 编辑: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