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临沂市兰山区安监局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派驻驻厂安监员等八项措施,将危险化学品监管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向前推进。
一是实行驻厂安监员制度。为有效解决监管力量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提请区政府出资100万元,通过政府招标采购方式,聘请6家安全技术服务公司签订派驻驻厂安监员合同,选聘了12名素质高、能力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安全技术专家,在全区21家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和115家加油站开展驻厂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消除事故隐患5631项,其中重大隐患67项。同时,对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进行指导培训,对装卸车、危险作业等特殊环节进行现场监督,为企业提出研判分析报告40多份。
二是安全评级推动化工转型升级。为推动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实现化工“减量化”的目标,对2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9家危化品经营企业开展安全评级,经企业自评自改、第三方服务机构现场评级、执法处罚跟进、安全隐患整改等环节,完成对35家企业的评级评价,关停或拆除12家“差”评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
三是实行危化品企业三重“包保”责任制。在全区44家危化品企业,实行区级领导、安监局、镇街三重承包责任制,由包保责任人与企业建立每个月组织一次培训考核,两个月组织一次复查整改,三个月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的“123”工作模式。
四是引入第三方进行特种作业管理。在全区危化品企业实行检维修、特种作业备案、销号制度,加大检维修、特种作业管理力度。在检维修作业前,要求特种作业(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盲板抽堵、动土、吊装、断路等八大作业)、检维修方案经企业相关人员审批后,报经第三方安全技术专家审签,且在专家现场监督下,方可施工。尤其是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期间,一律禁止开停车、检维修、特种作业等高危作业,对确有需要开展的,必须报区政府批准。
五是减少“三人以上岗位”80%以上。组织专家会审、企业摸排、督促整改等形式,通过改进管理模式、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等方式,减少“三人以上岗位”89个,减少三人以上岗位80%以上。
六是开展岗前宣誓教育活动。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实行岗前宣誓教育活动,鼓励企业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确定安全宣誓誓词,制作安全生产誓词公告栏。在每次交接班上岗前,由班组长、车间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带领,当班一线员工身着企业统一服装全部参与,切实增强宣誓活动的仪式感和感召力,帮助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思想理念,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凝聚力。
七是挂牌督办整改144项重大隐患。严格开展执法检查,把检查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类判定,对144项重大安全隐患,提请区安委会实行区级挂牌督办,经企业整改,专家复查,重大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
八是开展企业主体责任审计调查。聘请会计事务所和安全技术服务公司,对21家危化品企业进行主体责任审计调查。主要是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等方面进行审计。通过审计,企业规范了安全费用的提取和投入,增强了履职尽责的意识。
吴连国 张涛
来源:琅琊新闻网 编辑:田万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