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农商银行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员工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运营理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强化队伍建设和优质服务,扎实践行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连续7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18-2019连续两年在全省110家法人机构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二;获评山东省财贸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状、省属企业“五四”红旗团委、振兴沂蒙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一、强化“四德”建设,倡树文明风尚
充分发挥党员在整村授信、贷款清收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助力打造诚信兰陵,累计评定信用村(居)357个、信用户4.58万个,授信37.64亿元。各党支部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环境清洁、扶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员达780余人次。对《银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进行集中学习培训,通过正面激励引导、反面警示教育、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扎实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从传承传统美德、合理消费、文明用餐等方面发出倡议,大力营造“勤俭节约光荣,奢侈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举办“家风建设”报告会,授课专家围绕“什么是家风”“好家风才有好儿女”“怎样建设好家风”给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美德教育课。举办高考员工子女座谈会,分享学习经验,畅谈育子体会,使与会人员深切地感悟到个人品德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品德的关系。
二、突出优质服务,树立良好形象
以网点转型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服务环境、服务礼仪、服务行为、服务技能、服务纪律、客户投诉处理,建立星级柜员评定、服务明星评比机制,开展承诺亮诺践诺活动,实施亲情服务。同时,完善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渠道,不断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客户服务需求:先后推出“新型职业农民贷”“大棚权证抵押贷”“思乡贷”等信贷产品,其中“新型职业农民贷”获评“2020年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秀金融产品”;与驻沪流动党员党委建立党建共建关系,并与在沪设立的兰陵创新农业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服务延伸千里之外;大力拓展“聚合支付”“智e购”等电子银行业务,形成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的大服务格局。在新冠肺炎阻击战中,“红马甲”党员先锋队向行动不便客户提供登门服务192人次,向菜农提供网上营销送货服务320余人次,向贫困村赠送口罩、手套等防疫物品2100件,参与协助社区防疫560余人次。
三、抓实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紧跟政府社区规划,建立覆盖城乡的社区金融服务网络,着力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共设营业网点47个、普惠金融服务站21个,协理员443名,布放智慧柜员机、存取款一体机等自助设备214台。积极融入当地政府乡村振兴“四雁工程”,选派16名优秀党员进驻部分乡镇、社区挂职,协调金融服务,谋划经济发展,以党建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扎实开展“小微企业千户行”“首贷培植”等活动,大力推广“央行资金助力贷”“政银保”等信贷产品,积极支持政府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小微企业成长。组织党员先锋队利用“金融夜校”等方式,创新推进“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广覆盖地宣传金融知识。
四、践行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
扎实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城乡文明共建村“蒲公英夜校”购置投影仪、音响、功放机等相关设备,并积极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关爱留守老人等主题党日活动,促进了乡村和谐、文明进步。深入“双报到”联系点开展栽植党员初心林、环境清洁、金秋送温暖等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主动融入“强企帮村·决战脱贫攻坚”行动,投资20万元帮助联系点建设集村支两委办公、党群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为一体的两层楼房一处。实施金融精准扶贫,18名党员对接帮扶贫困户54户,通过政策、信息、贷款等方面的扶持,全部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主动对接儿童关爱行动,认领捐建“希望小屋”10处,改善了受赠贫困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全体党员积极参与“慈心一日捐”、圆梦助学、赈灾抗疫等献爱心活动,并带动全体员工捐款共计109万元。(戴鑫 王发明 惠祥臣)
来源:琅琊新闻网 编辑: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