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群众缅怀先烈先贤,倡导移风易俗,树立绿色文明的社会风尚。在清明节期间,临沂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组织全市64支新时代文明实践院前急救志愿服务分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缅怀先烈志愿同行”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倡议用文明、绿色、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营造“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的良好氛围。
缅怀革命先烈 激发爱国情怀
“一种缅怀,一条寄语,一抹哀思。”为缅怀革命烈士,传承红色精神,同时避免疫情期间人员聚集,清明期间,临沂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组织全市2000余名院前急救志愿者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登录中华英烈网,在“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专区参观网上陵园,瞻仰烈士纪念碑,在英烈纪念馆学习英烈事迹,并通过向烈士敬献鲜花、鞠躬、寄语等,表达对英烈们的敬仰缅怀之情。同时倡导鼓励全体人员通过亲属微信群、播放微视频、讲先人故事等简约方式,文明祭祀,缅怀去世亲人,切实让大家从自已做起,低碳环保文明过节,争做文明祭扫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通过开展文明祭祀活动,引导广大市民们在缅怀英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切实提升自身文明素质,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和谐、有序、文明”的清明节日氛围。
倡导文明祭扫 树立时代新风
随着清明节的来临,各种祭祀活动日益增多。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临沂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组织全市院前急救志愿服务分队深入开展“线上+线下”绿色清明、文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
各分队通过电子屏、宣传栏、志愿服务微信群发布《绿色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 和“临沂文明网”的网上祭扫微推,倡导广大市民文明祭祀、科学祭祀、环保祭祀、节俭祭祀、安全祭祀、错峰祭祀,传播文明祭祀理念。同时各分队还深入社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发放文明祭祀宣传单等,号召广大市民清明祭祀时不聚集,不焚香烧纸、不放鞭炮,提倡用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等文明绿色低碳的方式祭奠、缅怀亲人。
截止目前共发放倡议书1000余份,着力营造文明、绿色、低碳、安全的现代祭扫新风尚,为建设文明临沂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奉献精神 发扬志愿风采
清明期间,全市院前急救志愿服务队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助推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们利用业余和休息时间,将急救知识和疫情防控、爱国卫生知识宣传相结合,到社区开展爱国卫生宣讲、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醒居民群众做好防护措施,少出门、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引导市民科学、理性地应对疫情,及时将疫情信息、防控知识、普及到群众中来,做到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有责、人人防控,营造主动防疫、科学防疫、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宣传中,志愿者们号召大家站在弘扬家国情怀的角度,在清明时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良好家风,从点滴做起,自觉践行文明祭祀,共同推动良好风尚的形成,进而在社会上营造更加浓厚的新风文明。
志愿服务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文明新风人人传承。作为全省首支新时代文明实践院前急救志愿服务队,现有1支中心队和64支分队,2000余名院前急救志愿者。截至目前,志愿服务队已在志愿服务平台接单71次,服务群众8500余人次。举办急救知识讲座、疫情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培训、义诊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80余次,服务群众 28600余人次,有效增强了公众急救意识、疫情防控意识,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筑牢战“疫”防火墙。
临港区人民医院分队在石羊山公墓、绣针河湿地公园开展“绿色清明,文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
蒙阴县人民医院分队在广场、集市等人流量密集场所发放《绿色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
罗庄区人民医院分队在社区路口开展“文明祭祀,绿色清明”志愿宣传活动
临报融媒记者李依璐 通讯员张桂娜 丁辉 杨竹欣
来源: 编辑:l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