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蓝天保卫战,对污染环境犯罪分子,严肃处理”“向污染宣战,还我美丽家园”……日前,临沂罗庄区12人因涉嫌环境污染违法,被依法刑事拘留,网友纷纷予以支持。大气污染防治是大势,也是大局。我市此次严肃查处环境污染违法者,再次告诫某些人,大势不可逆,大局不容干扰。如果心存侥幸,顶风作案,必将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决不姑息。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如果不加以保护,受害的最终还是人类。正如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中所说:“如果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那么挣再多的钱都是死路一条。”为了眼前利益而断送美好未来,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社会大众利益,这种做法是严重违法行为,是断然不可取的。我市此次采取果断措施,严惩顶风作案者,击碎了他们的侥幸幻想,更传递出刚性执法、保护环境的强烈讯号。跳出个案,对于那些潜在不轨之人,目睹如此高昂的违法成本,这样的“法治课”也不无教育意义,震慑他们自觉不碰污染环境的法律红线。
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市上下共同的决策、统一的意志,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重要民生工程。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必须痛下决心,硬起手腕,绝地反击。我市多次进行部署安排、三令五申,依然有个别人和个别企业置若罔闻、恣意妄为、顶风作案。对此,必须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狠抓一批反面典型打准打疼,从严从重从快处置,让违法者付出沉痛代价,有力形成高压态势和震慑效果。这既表明了我们利剑治污的坚定决心,也增强了民众对治理污染的信心。
保护生态环境,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靠刚性的法律规定,更要靠严格的法律执行。“徒法不足以自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依法治污是从根本上遏制大气污染的制度保障。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拿起法律武器,坚持“严”字当头,从严查严管入手,强化执法巡查,健全联动机制,加大查处力度,坚决杜绝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重拳出击遏制大气污染行为滋生蔓延。对于严重违法、屡查屡犯的企业,无论他们规模有多大,产值有多高,都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涉及犯罪的要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刑事责任。对于执法过程中以权谋私、徇私舞弊、包庇纵容污染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坚决惩治,从严从快查处,决不允许以罚代管,决不允许遮丑护短,誓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还沂蒙百姓白云蓝天。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但要有硬性的投入,需要有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也有赖于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毕竟,法律只是坚守的最后底线,而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才是推进污染治理最大的动力。大气环境事关每一名群众的切身利益。大气污染治理,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的努力,更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治理大气污染应该成为全民共识,形成全民共治。正如市委书记王玉君所说:“打一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让群众参与进来、行动起来、监督起来,让人民群众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力军,形成政企民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完善公众监督、举报反馈以及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不断强化社会舆论监督,让广大群众的眼睛成为保护环境的“天网”。
长缨在手,当力缚苍龙。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典治污、铁面问责,铁腕执法、不徇私情,用法律、制度来约束、惩治污染行为,加大企业违法违规成本,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行为,让临沂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来源:琅琊新闻网 编辑:张娜